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主题教育

红色传家福

红色传家福

【学习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家风】 “红色传家福”家风主题优秀作品展示(五)

来源: 时间:2021.10.05

读高君宇致石评梅的信有感

(综合部 刘晓飞)

第一次听说高君宇是因为我们县城的一所中学名字叫君宇中学,那时还在读小学的我还是懵懵懂懂,对老师和身边人所说的高君宇的革命事迹和情怀还是一知半解,随着自己的成长、人生经历的丰富,去年也和朋友们一起参观了高君宇故居才对从小离我最近的这个革命人物有了逐渐全面的认识。

最近读了《山西革命烈士家书》中的高君宇致石评梅的书信,仿佛又把我带回到那个洋溢着革命热情、满怀革命理想、对爱情又矢志不渝的年代。

高君宇是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位革命者,也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他们二人的爱情犹如天空中的焰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的韶光。

1920年,在山西同乡会的聚会上,高石二人相识。在高君宇影响下,石评梅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们经常书信来往,谈理想和抱负,谈民族前途、革命与文学。高君宇经常鼓励石评梅鼓足勇气,投身迎接新文化、改造旧世界的斗争中去,字里行间流露担当改造世界责任的革命豪情。

一边是火花与宝剑般的激情昂扬,北大—长辛店—安源—晋阳—上海—广州,高君宇一路播撒着革命的火种;一边是情深意长,他坚守着投射在一片红叶上的炽热真情。他的一个世界是石评梅的,他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另一个世界“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

二人的爱情辗转折磨,所憾未能眷属。1925年高君宇英年病逝,被安葬于北京陶然亭公园,极度痛苦的石评梅手书碑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三年后石评梅在痛苦中病逝,二人方得逝后相守。

高君宇和石评梅生命的长度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们生命的光芒却是永恒的,这光芒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用不熄的青春之火点燃革命的烈焰。在此后的岁月里,两人携手看着一个世纪的风云激荡,看着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看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负韶光,让青春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闪亮。

当前我们年轻人都处于青年时期。这是一个人最有活力和朝气的阶段,这个时期是青年人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人敢于拼搏、勇于改革的精神却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奏响着时代最强音。如今的时代,虽然青年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它们都会不期而至。然而,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骄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挑起时代的重担,并以更加朝气蓬勃的精神去面对人生中所有的逆境和顺境。青春人就是要不断地奋斗,去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生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有这份自信和力量!

红色家书映照的初心使命,砥砺我们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我们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仍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他们身上展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共同力量,进行共同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